判教思想起源於印度,最簡易的就是大小二乘之判。姑且放下「哪些經典是釋迦所說」的考據,一般而言,小乘指四阿含與部派,大乘指般若、瑜伽、如來藏等經論與學派。前者但說我空,後者更論及法空。當然,這種簡單的區分可能引發如下質疑:阿含教典所揭櫫的無我之理,是否通向般若中觀的大乘空見?大乘諸派中,性空之說在反本體論(ontologie)的中觀學派而言是了義教,在有本體論嫌疑的瑜伽與如來藏學只是大乘初門而非大乘之所以為大的原因。在此不克梳理複雜的佛教哲學史問題,我們先以最簡易的方式理解大小乘之別——小乘僅說諸法無我(absence de soi),大乘更說諸法性空(vacuité)。
所謂小乘發心窄、重自利,大乘發心廣、重利他,必須從二者對法義的認知去解釋。小乘的無我之教,是觀察思維身心或諸法由因緣而起(coproduction conditionnelle),非常非一不能自主,所以無我——法是實的,我是假的。大乘性空之教,是觀察思維身心與諸法由因緣而起,只有因緣作用生滅,而無自性(absence de nature propre)——我法皆空。
依佛法傳佈的類別,臺灣屬於大乘佛教區,佛教信仰者(廣義的)佔人口三分之二(Le Monde Hors-série 《L'atlas des religions》2011)。但是當區別了人天乘與大小乘的差異後,臺灣還剩多少大乘?明確以解脫為重的「小乘」,是被貶抑的「小」還是世間愛染深重的臺灣信徒所遙不可及的典範?小乘尚不可得,況大乘呼?作者: LILI 時間: 2018-3-26 01:55